春季万物复苏,气温开始回升,万物复苏,但是这个季节鸡却很容易感冒,给很多养鸡新手带来很多麻烦。
为啥春天鸡群容易感冒?
1 春季气温波动太大,特别是早晚温差明显。这种快速的温度波动,养殖户很难控制好鸡舍通风,鸡舍中午热,晚上冷,鸡难适应,很容易出现冷应激。
2 病毒在低温,干燥的环境下更容易存活。春季的气候条件,有利于病毒的快速传播。
3 春季鸡群感冒发病率高,导致很多鸡舍不敢通风,空气浑浊,潮湿,反而增加了鸡群病毒感染的几率。
鸡群感冒后应该怎么控制?
鸡的呼吸系统有其特殊性,鸡有9个气囊,这些气囊分布在胸腔和腹腔,都和肺部直接相连,气囊让鸡在呼气和吸气时候都能进行气体交换。同时鸡的支气管是网状结构,增加了气体交换面积。这些特点增加了鸡的呼吸效率,但是也给病菌入侵提供了便利条件,细菌通过呼吸系统进入鸡体内后,会快速形成全身感染。
鸡群感冒以后,刚开始会出现咳嗽,打喷嚏症状,开始就是个别现象,但是蔓延速度很快,第二天就大面积出现,仔细观察会发现鸡流清鼻涕,个别鸡鼻子附近沾有羽毛或者饲料。鸡眼睛拉长,流眼泪。经过两三天发展,鸡开始出现打蔫,采食量下降,体温升高,这个时候解剖就会伴随气囊炎,腹膜炎混感,死亡率慢慢开始升高。
因此,对于鸡群发生感冒以后,不能单纯用感冒药控制病情,一定要考虑到继发感染大肠杆菌,支原体问题,控制思路一定要全面。
如何改善管理,才能降低鸡群感冒?
1、第一周阶段管理育雏前三天温度保持不变,给鸡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,促进鸡卵黄的吸收。第3天开始鸡舍开始降温,这个降温是有技巧的,这个时候的降温保持温度不变,开始增加通风,这个时候体感温度下降,这也是降温。
降温和增加通风量不要同时进行,鸡舍是需要先调整通风,等鸡群适应这个风速,然后再降温。雏鸡通风量小,但是雏鸡绒毛保暖性也差,体感温度也是比较敏感的。降温,通风同时进行,鸡就容易出现感冒。
2、第二阶段管理鸡雏好,两天降低一度,鸡雏差,3天降低一度,在这种情况下,经过10~14天时间,鸡舍温度降低到28摄氏度,这个时候差不多在14天左右。
肉鸡这个时候羽毛没有长全,不要再着急继续降温,保持28摄氏度7~10天。 给肉鸡的羽毛生长发育提供时间,这样也可以减少感冒的发生,如果鸡群表现出热的症状,可以白天气候好的中午,增加通风量,不要通过停火来达到降温目的,因为晚上降温以后,还需要升温设备进行取暖。
3、第三阶段管理经过一周时间的发育和适应,肉鸡的羽毛保暖形成了,两天降一度,降低到26度,就不需要降低了。这个时间大概是25日龄左右,这个时候鸡采食上升,生长快,对氧气需求高。需要加强通风。
这个时候很多养殖户一方面需要降温,一方面需要增加通风,给鸡提供足够的氧气,降温和通风同时进行,会导致鸡感冒。肉鸡这个时候还是有大量皮肤裸露,只是相对于前期好一点。这个时候通风会导致鸡体感温度下降快,差不多会下降3~5度。
这个是时候加强通风来降低体感温度,如果没有热的表现,没必要刻意降温。如果表现热,再逐渐降温,先通风,再降温,不建议同时进行。通过这样的思路,结合自己鸡舍的情况,逐步调整,可以有效降低鸡群感冒发病率。